全国同城空降服务平台官网_个人接单上门服务_24小时空降约茶快餐_包小妹私人电话号码

擦亮教育服务品牌 打造立体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时间: 2025-05-29      来源: 广东省人才服务局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省人才服务局党委坚持政治引领,始终坚持以党建促思想政治工作落实落地,把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作为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夯实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人才服务事业发展的有力抓手。针对局机关支部党员干部,以及流动人才党员、高层次人才专家学者、高校青年学子等服务群体的特点,分别推出“双讲”“主题党日+”活动以及高层次人才政治研修、流动人才党员骨干培训、就业指导班等品牌,持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全力投身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使命担当。

坚持外优服务,持续增强对

服务对象的政治引领

  局党委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各类人才思想共识,不断画大“同心圆”,为抓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筑牢思想之基。以强化政治引领、信念坚守、教育引导“三强化”为抓手,通过思想政治引领增强流动人才党员党性认同,将红色教育贯穿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引导和鼓励高校青年学子紧扣时代脉搏进行职业规划,为全省人才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一是强化信念坚守。以党管人才为统揽,激活人才红色基因,引导高层次人才“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聚焦海归人才、敏感领域人才、高精尖缺人才等重点群体,把红色教育贯穿服务全过程,以专家地市行、优粤卡政策宣讲等活动为载体,多维度宣讲党的理论、人才政策和人才生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常态化对专家人才开展政治引领,提升专家人才对国情省情认知,激发专家人才爱国爱党奋斗情怀。

  二是强化教育引导。局流动人才党委下设61个党支部,现教育管理党员1552名,高度分散在全国各地和省内的21个地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人才党员的教育管理,创新采取“常态化骨干培训+联合党日活动”等方式,坚持点面结合打实流动人才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每年常规举办4期以上骨干培训和不定期组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常态化举办流动人才党员骨干培训班提升党务工作者的党务能力,引导各支部化整为零、单独或联合组织开展特色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是强化育人功能。着眼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教育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紧扣时代脉搏、合理定位就业预期,提前做好走出校门、服务社会的职业规划。比如,创新组织“粤港澳籍硕博学子研学走进湾区”系列活动,组织学子深入名企科研一线,搭建青年人才交流平台,做好就业及创新创业“传帮带”,帮助学子们扣好走向社会的第一粒纽扣,鼓励学子们将自身发展方向与大湾区发展机遇结合起来,吸引更多粤港澳籍硕博学子毕业后回到湾区创业就业,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广东省人才服务局机关党支部赴韶关组织主题党日研学活动

坚持内强素质,擦亮“双讲”

和“主题党日+”思政品牌

  一是“双讲”模式迭代升级,力促思想政治教育久久为功。立足中心工作,思考将党的创新理论运用到人才工作的具体实践,激励党员干部胸怀远大理想、勇担时代重任,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在外请专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创新开启并不断提档升级党课“双讲”模式,既讲党建,又讲业务,双向互融。首轮由“1名处级干部+1名科级干部”全员上讲台、每人1堂课开展“双讲”;次轮由分管领导带所属党员干部进行“团队”授课;第三轮由党组织书记(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同上一堂课、部门团队讲等各种组合式模式进行授课。通过创新开展“双讲”做实“三会一课”,达到“双讲”双促、“双讲”共赢目的。

  全员上讲台。领导班子把讲党课、讲业务作为履行“一岗双责”的必修课,始终坚持带头学、带头讲,“双讲”活动开展以来,班子成员共讲授15期党课,处级干部共带来30堂生动党课,切实发挥表率作用,引导全局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敢于上台,形成全员讲、全员听、全覆盖、全受教育的良好局面。身边人讲身边事,每位党员从本职业务出发,充分发散思维、由点及面,把党的基本理论与发生在党员群众身边的典型事例结合起来,与全局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既有个人援藏、上派下挂等实践经历分享,也有红色基因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切身感悟,还有参与重大专项任务攻坚的心得体会,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引进外脑讲。坚持引进优质师资力量,开设主题宣讲会,多种方式拓宽学习视野。比如,开启由知名“大咖”授课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港“大讲堂”,邀请高校马院专家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请省人社厅分管领导结合工作上党课,请专家人才服务对象紧贴社会热点、前沿科学,不断拓宽党员干部知识面。通过引进外脑,授课质量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成效事半功倍。

  二是开展“主题党日+”研学活动,推动主题党日提质增效。将深化理论学习与锤炼党性修养、抓党建强业务相结合,推动“三会一课”走出会议室、走进红色教育基地、走到基层人才一线,引导党员干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局党委统筹谋划,局机关党支部带领流动人才党支部,每年走进一个地市,深入市县镇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创新采取“专家授课+实地考察+现场教学”的立体授课模式,将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会议,以及人才工作座谈会议开到基层一线,研究各级人才服务工作的痛点难点问题。

  多维课堂深化理论武装。创新推出“局党委中心组研学+支部大会讲学+党小组自学”层层深入的“三学”模式,让主题党日成为深化理论武装的“必修课”。比如,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局党委委员和部门负责人结合人才服务工作和在基层实地调研情况,交流调研及学习心得体会。在党课上,新任党员干部从人才引领创新驱动、落实人才服务工作等方面阐释对初入职人才局工作的理解和体会,并号召全局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严把政治关、练就硬本领、把心定下来,为人才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在党小组会上,局机关党支部5个党小组结合实地考察学习内容,研究基层反映的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为贯彻落实工作部署提供新思路新举措。

  沉浸式教学锤炼坚强党性。以红为主基调,打造“沉浸式”党性教育路线。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红色基地,邀请当地资深党史研究专家开展专题讲座;聆听本地群众讲述老一辈革命家的感人故事;在先烈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庄严承诺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初心使命,切实引导党员干部从红色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精神滋养,传承红色基因,将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转化为做好当下人才服务工作的实际行动,让红色精神成为促进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

  面对面座谈听取党管人才意见。以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强化学习调研及成果转化运用,积极谋划破解人才工作难题。比如,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通过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走访市、县、镇、村四级人才驿站,实地“解剖”在乡村振兴人才需求、政策落地、招才引智和推进人才驿站建设运营等方面面临的困难,现场召开人才服务工作交流座谈会,合力研究解决“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问题,做到问题整改上下联动,进一步加强省市县镇四级联动,为全省人才资源整合、发挥人才整体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思政与业务相融合,推动

思政工作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省人才服务局始终坚持打造立体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推动抓教育与抓业务同向聚合,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为全方位推动人才服务事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党建促思想政治工作系列品牌活动先后被《省直单位支部组织生活特色案例选编》和省直机关党建刊物《广东党建》《跨越》采纳,在全省宣传推广抓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越抓越牢。局党委始终坚决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工作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开展“双讲”“主题党日+”等系列品牌活动,衍生出专家授课、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模式,持续用好党的“一切工作”落到支部的工作方法,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位,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创新性实践,党委抓统筹、支部抓落实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得到进一步优化,确保人才服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生力军”越建越强。打造一支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人才工作队伍,是做实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立体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党委带支部、支部带党小组、局机关支部带流动人才党支部的联动学习体系真正建立起来,每名党员干部都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通过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师傅“传帮带”、徒弟“跟学练”,“后浪”的潜力被充分激发,年轻干部主动深入一线、下沉基层,逐步成长为乐于奉献、担当作为的业务骨干,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

  三是思想政治工作“主旋律”越唱越响。加强政治引领、完善人才服务、营造爱才留才容才的良好环境,是不断开创党的人才工作新局面的重要途径。局党委始终坚持引领与服务并重,既当好人才的“引航员”,又争做为人才拎包的“服务员”,针对高层次人才专家学者、流动人才党员、高校毕业生等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特点,对症下药、精准引领,教育引导广大人才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理想信念、增进政治认同,以营造“识才、爱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积极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发挥流动人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两新”组织党建活力;端正高校毕业生就业态度,解决企业人才供需矛盾,努力构建全省“一体化”人才服务新发展格局。

  (文章来源:广东政研会《政工参考》2025年1-2期,供稿单位:广东省人才服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