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至今,广东省开展南粤古驿道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以文物主题游径串联乡村遗产、促进乡村振兴,积累了“以道兴村”的广东经验,成为广东持续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精神气象的生动缩影。
曹劲介绍,南粤古驿道是古代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道路与聚落密不可分,纳入保护对象的既有梅关古道、西京古道这样的重要遗产,也有大量乡村古道及其驿站、茶亭、码头和沿线的古城镇、古村落,相关的乡规民约、风俗节庆、传统手艺和传说故事。
广东文化文物、国土、住建、体育、旅游、农业等多部门联动,通过深挖历史文化内涵,结合体育、文化、旅游等方式,让都市人踏上古驿道、走进古镇古村。今年初,南粤古驿道入选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主题游径”优秀案例。
现在,古驿道主题游径不断“上新”,涉及南北通融、葛洪与中医药、左联文学之旅、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线路、中央秘密交通线等主题。如今10多条古村庄形态完整、修复效果明显、配套设施完善的南粤古驿道精华路段,成为全省乡村旅游的爆款线路。南粤古驿道定向越野也成为国际知名赛事品牌。将数十处古驿道边的传统村落作为定向越野比赛场地,配合赛事的非遗展演,成为全面展示岭南文化丰厚底蕴的舞台。
丰富的活动为乡村带来持续的人流,改善了乡亲们的生计。石塘村的堆花米酒、兰寨的无核黄皮卖出了好价钱,村民拾起荒疏已久的竹篾器、印染等传统手艺,不用外出务工也能过上好日子。
文化遗产的挖掘也逐步唤醒村民的文化自觉,激发了村民的主体性。比如,西京古道沿线的村民,自发地恢复了养护古道的“石阶除道”民俗,保证古驿道的日常修葺及维护。何新屋的村民理事会,连夜召开表决会议,联名签署请愿书,如愿让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在古老围村里开展。
以道兴村、以道兴粤。曹劲说,期待南粤古驿道上的村落欣欣向荣、文化生生不息,更希望有更多、更丰富的主题游径能够串联起遍布祖国大地的乡村遗产,成为遗产永续传承、激发乡村潜质的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注入活力,也为都市人提供优良的文化和生态产品,推动城乡共荣。
跳转链接:中国文明网
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